显示标签为“Windows Phone”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Windows Phone”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年5月30日星期三

是時候選擇“微軟、Windows Phone、諾基亞”了


不可否認目前windows phone的應用數量落後於IOSandroid,我相信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windows phone的應用數量不會超過IOSandroid。但是我很難想像一個移動作業系統的應用市場是很快就擴張開來的,我也很難想像有個市場的app沒有低品質和無聊的玩意。
1.關於app市場
    
在我們身邊,大多數人使用的應用也就是十幾個左右,windows phone已經擁有了大部分官方發佈的應用,比如QQ,飛信,人人,新浪微博,pplive等。個人和部分團體也發佈了一些比較優秀的應用,比如TTnewscnbeta閱讀器等。值得注意的是,愛范兒率先推出windows phone用戶端,眾所周知微軟與眾多公司都有著合作關係,而這也不會是一個單一的事件。
       
只需更改部分代碼即可實現將win8上的應用移植到windows phone上。所以windows phoneAPP未來是無需我們擔憂,就目前看來windows phone的應用夠用但不夠豐富。

2.推送與後臺常駐

在現階段雲端運算技術,尤其是 Windows Azure 平臺的演進已成熟之際,微軟特別在 Windows Azure 上為 WP7 架設了一個訊息的交換中心,稱為 Microsoft Push Notification ServicesMPNS),它可以支援由雲端應用程式或服務應用程式透過它將訊息傳遞給 WP7 手機,而 WP7 的通道由 WP7 應用程式提交給服務應用程式,然後由服務應用程式將訊息發送給 MPNS,再由 MPNS 將訊息發送給 WP7 手機。

為什麼推送比較優秀?

1)推送涵蓋了大部分幕後程式的功能
2)推送利用單一的通訊連接與伺服器通信,省電省流量
3)軟體提供商壓力較小
4)程式設計簡單,可以日後升級,尤其適合消息頻率低的軟體

而網上盛傳的windows phone QQ鎖屏掉線不推送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後臺常駐真的是必要的麼?既然推送具備大部分幕後程式的功能為什麼我們還要後臺常駐?這只不過是一種後臺情懷罷了。

3.需求的差異性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各有各獨特的感受,眾所周知每個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們需求的差異性。但你永遠無法和這些極端分子說明這個問題,當一個個android極端分子通過android解碼而優越謾駡windows phone太垃圾之後,我所慶倖的是,這些叫囂的人畢竟只是少數的異端。尊重別人的選擇,理解別人的選擇。我想告訴你,諾基亞的windows phone是令人驚歎的。

4.諾基亞與微軟

面對IOS的革命性突擊,諾基亞塞班平臺節節敗退,而抄襲IOS平臺的android更給了這場革新一把大火,塞班敗了。埃洛普履新尚不及半年,諾基亞對外宣稱與微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Windows Phone成為諾基亞智慧手機的首選作業系統。在防止Symbian客戶流失的同時,未來兩年,諾基亞要將客戶逐步轉移到Windows Phone的平臺上。消息一出,內外譁然。有員工懷疑埃洛普是微軟在諾基亞內部安置的潛伏者——在來到諾基亞之前,埃洛普曾效力於微軟,是後者商業部門的總裁;亦有投資者強烈抗議,甚至建議更換CEO。埃洛普則在多個場合中闡釋了上述選擇的合理性。
      
眾所周知,諾基亞唯一的戰略就是推出絕佳的移動產品,那麼,為了確保成功,必須追求三個業務目標:首先,需要重新贏得智慧手機市場的領先優勢;其次,必須保持並提升在行動電話市場的領先優勢;最後,必須戰略性地投資于未來的變革。

而微軟與諾基亞的需求是對等的:諾基亞需要一個有競爭力的智慧手機作業系統,微軟則需要一個有差異性的硬體合作夥伴。諾基亞和微軟還擁有互補性的服務資產,微軟擁有搜索、廣告、娛樂和Office,諾基亞則帶來了地圖和導航,以及基於位置的服務方面的潛能。微軟將帶來一系列的資源、經驗及優勢,諾基亞將提供廣泛的系列移動創新,和在各個重要市場中的品牌領導力及其全球觸角,對彼此都非常有利。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放棄所謂優秀的meego。究其本質,meego雖然是個新的作業系統,但是理念不夠先進,而WP掀開了移動作業系統的新革命。其次,使用windows phone可以獲得微軟的補助,何樂而不為。所以meego只能作為未來諾基亞的第二選擇。
       
再者windows phone是由微軟和諾基亞共同締造的,即將到來的windows phone 8也就是阿波羅的通訊部分等是由諾基亞負責的,因為諾基亞做的更好。

5.為什麼不是android

諾基亞不選擇android惹怒了許多android粉絲,招致了如此多的謾駡,我能夠理解,因為諾基亞是優秀的。諾基亞為什麼不選擇android?不同於Andriod是,微軟可以讓諾基亞有機會在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中獨具特色,能夠以其他廠商所無法獲得的方式,將已有的工程技術應用於Windows Phone終端。而選擇android,諾基亞不能從Navteq等服務領域的投資中獲取充分的回報,創造差異化和創新的機會看起來也更少。諾基亞擔心,Android生態系統會更快地退化為一個低成本的供應商模式(你好,山寨!),這個生態系統中的公司將越來越難以將自己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

6.IOS不再優秀

IOS是完美的,的確,但那是在過去。從領導人方面來說蘋果公司由於約伯斯的去世,也將變得暗淡無光。而由於WPmetro設計風格的出現,IOS不再完美。Windows phone真正做到了put people first。這種風格簡單明確,傳達功能準確。很多人陳贊web os所謂的手勢體驗,但他們卻忽視了真正提升手勢與指引的設計,那就是Windows phonePanorama全景圖設計和Pivot樞紐設計。Web os缺陷在於雖然有手勢,但無指引,我曾經使用過web os設備,很遺憾的是,很多時候用戶不知道what is next。關於metro設計與IOS設計的對比,你可以閱讀我撰寫的《<Metro UI 的簡潔是另一種複雜<的荒謬》,裡面詳盡的對比了metro設計與IOS設計。

我從不否認每個人的審美風格是不一樣的,但是metro的確是最科學的,審美是主觀的,而可不科學是客觀存在的的。

有人說IOS現在這麼好,為什麼我不選擇IOS呢,的確,目前階段IOS的確是比較完善的。正如第三點所說,每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諾基亞擁有很棒的設計,lumia系列,尤其是lumia900lumia800的設計是令人驚歎的。正如上面所說,metro UI的科學性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我能夠理解守舊,但是沒有人能夠阻止我們當中的部分人去選擇一場革新。而lumia710具有親民的價格優勢,這將使得更多的android用戶加入到windows phone中來。
       
7.不是每個人都會程式設計

我很難理解這種所謂的定制性,我相信絕大部分所謂的定制不過是自我陶醉罷了。這種所謂的定制,難道認為人人都會程式設計?人人都可以寫個APP,人人都可以寫代碼來改變自己的手機?而面對著如此多的android手機,這種所謂的差異性造成的損失,因為某個桌面外掛程式或者是APP的不相容可能造成手機的死機或者重置,更甚著刷機,我寧願不要,事實上穀歌也在努力改變,則就是所謂的差異性。

如果說你要說我是菜鳥,很抱歉,市場上大部分都是菜鳥。

8.硬體是需要發展,但不是濫用

在這個手機硬體發展速度如此瘋狂的年代,我們已經跨入了四核的時代。我相信硬體是需要發展的,但我認為android手機不是在發展硬體,更多的是在浪費硬體,濫用硬體。有針對性的優化,我更加相信蘋果公司IOS硬體的發展速度,成熟而穩重。

9.手機價格

手機配置不能完全的決定手機的價格,更多的我相信的是體驗和品質。在我們看來,手機的配置不過是通過無聊的數位對比得出的優越感。而體驗是配置在使用者身上的載體和結果。總是一味的強調配置而不注重體驗,對不起,用戶感覺不到!

10.windowsmetro將改變微軟和世界

或許很多人看不起鮑爾默大叔,認為他總是有失身份,認為他只是個小丑在我看來鮑爾默是個卓越的領導人,並且我也很喜歡這種領導風格。每一種領導風格自有其優缺點,僅僅憑藉這一點去看待一個人士片面的。蓋茨走了,微軟面臨著後PC時代,的確如此,我們不能否認後PC時代來臨了。在鮑爾默的帶領下,傳統的優勢得到延續,新的亮點也得到體現,他是卓越的。傳統的微軟與蘋果的最大不同,就是其沒有一種能夠抗衡IOS設計的風格,而在鮑爾默在職期間和將來微軟和蘋果公司一樣是具有獨特標誌的。我不喜歡穀歌的所謂設計,因為它的產品的風格不具有原創性。metro對於微軟來說太重要了,如今的微軟煥然一新,也為微軟奠定了以後的發展方向。所在win8和阿波羅的發佈,微軟將以一副新穎獨特卻不失穩重的,強大的面孔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是不是槍文不重要,我的寫文風格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我所要表達的事實

作者:yuan

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

解讀Android:現狀與對手


Android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征服了世界,然而在其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的是危机重重的现状和逐渐崛起的对手。
现状篇

2011 年以来 Android 实现了计算机诞生以来最快速度的增长,目前 Android 以每天 85 万新激活数的速度快速征服世界,成为世界范围内占有率最高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根据 comScore 的统计,2012 年第一季度 Android 在北美的市场占有率又增长了 3.7% 达到 51%;而根据赛诺的调研报告,Android 系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 74.7%。

然而 Android 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越来越突出的版本分裂问题。



2011 年 10 月 Android 4.0 的推出曾经为最终解决分裂问题带来了一线希望,4.0 版本的 Android 体验良好,界面美观,对平板和手机界面都有着不错的兼容性,而 Google 自己也有意从 4.0 开始收紧各大手机制造商的定制权。然而到目前为止 4.0 版本的推出并未有效改善 Android 的版本分裂问题,反而使这一问题愈演愈烈。



根据 Google 发布的统计,截至 2012 年 5 月初,在所有访问 Google Play 应用市场的设备中,Android 4.0 的份额只有4.9%,而 Android 2.3 依然拥有高达 64.4% 的份额,甚至早已过时的 Android 2.2 所拥有的份额也大大高于 4.0 达到 20.9%。也就是说,虽然从 Android 4.0 发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个月,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新版本却还根本没有壮大起来。这里面存在很多种原因:


  • 旧有设备升级不力。很多硬件制造商在旧设备的升级问题上动作缓慢。比如 HTC 针对旧设备的大规模升级工作刚刚开始,而三星则为可升级的旧设备设置了很高的门槛,Galaxy S 等配置上没有问题的设备都被排除在升级队列之外。此外,最大的第三方系统 CyanogenMod 的 4.0 定制版本迟迟不能正式推出,也更加加剧了这一现象。



  • 新设备推出缓慢。从 2011 年 10 月第一部 Android 4.0 设备 Galaxy Nexus 的推出到 2012 年 2 月 MWC 大会时大批出现 Android 4.0 设备,中间的四个月里几乎没有搭载 Android 4.0 的手机推出。而即使到现在为止搭载 Android 4.0 系统的新设备数量依然很不足。



  • 缺乏运营商定制渠道。运营商定制机渠道在 3G 时代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各大运营商的定制机型依然鲜有 Android 4.0 设备。以北美为例,在三星 Galaxy Note 预装 4.0 系统发售之前 AT&T 长期无法提供任何带有 4.0 系统的合约机,而 Verizon 则在很长时间里只能提供 Galaxy Nexus 一款可靠的 4.0 设备。



  • 低端机型无法达到配置要求。Android 4.0 的配置要求比起前代的 Android 系统来说有较大的提高,导致各大厂商在中低端市场的很多新机型和主推机型无法达到最低配置要求。因此只能继续采用 2.3 系统以保证较为流畅的用户体验。


  • Android 的分裂现状对 Google、手机制造商、运营商、开发者和用户都带来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为 Android 的竞争对手们蚕食其市场份额打开了大门。

    对手篇

    击溃 Android 可能性非常大。

    ——Stewart Putney, Moblyng CEO

    Stewart Putney 是致力于 HTML5 跨平台游戏开发的创业公司 Moblyng 的 CEO,他在 2011 年 8 月发表了上面这个观点。Stewart 认为,“一次编写,全平台适用”的 HTML5 应用才是未来,而 Android 将会被击溃。虽然今年一月份 Moblyng 就早早地创业失败退出市场了,但是他的这个论断却在逐渐成为现实——目前的移动市场上,多个新老对手正在养精蓄锐,在未来的几年中,它们都会具有蚕食 Android 市场份额的机会,它们是:


  • Windows Phone:Windows Phone 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三的移动平台。



  • BlackBerry 10:RIM 公司用于黑莓手机的下一代操作系统。同时也是 RIM 的最后一丝翻身希望。



  • Mozilla B2G:由 Mozilla 基金会主导的开源免费的移动操作系统项目。基于浏览器和 HTML5 技术是其主要特点。本站之前曾经有过详细的介绍文章。



  • Tizen:Meego 的后继者,得到了 Linux 基金会和 Intel 的双重支持,同时也有三星等部分手机制造商参与其中。



  • Linux/Ubuntu:在桌面市场上,Canonical 为 ubuntu 操作系统配备了 Unity 这一独特的界面,而该公司同样也有将 Ubuntu 推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的计划。


  • Windows Phone
    尽管微软和诺基亚在推广 Windows Phone 上不遗余力,Windows Phone 要在短期内达到 Android 的水准依然是不太可能的。虽然 Windows Phone 已经推出两年,但是其在系统本身和厂商支持上依然有大把的硬伤无法克服:

    系统本身的功能缺失:
    虽然微软方面进行了多次更新迭代,在第 26 期极客公园活动上 微软和诺基亚的高管们也非常强调 Windows Phone 系统的易用性和创新性,但不可否认的是 Windows Phone 系统在很多基础功能上依然存在尴尬的缺失。例如无法锁定屏幕方向,无法使用 VPN,Exchange 支持不完美,自带邮件应用时不时的中文乱码现象等等。这些功能上的缺陷对用户体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微软方面很可能直到 Windows Phone 8 才会修复这些问题。

    应用市场和生态环境存在缺陷
    在第 26 期极客公园的活动中,新浪微博和街旁的分享中都提到了微软对优秀 Windows Phone 应用的指导和扶持,大家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 Windows Phone 应用的开发难度较低。然而与这样的正面信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Windows Phone 的应用市场中应用数量较少,粗制滥造产品众多的事实。缺乏高质量的应用对于任何一个平台来说都是致命的,尤其是对于 Windows Phone 这样处于劣势需要奋起直追的角色。



    硬件制造商的响应程度较低
    除了视 Windows Phone 为唯一救命稻草的诺基亚以外,三星、HTC 和 LG 等其它硬件厂商对 Windows Phone 的热情并不高。大多只是象征性地推出了一些机型便继续集中力量定制 Android 系统。部分厂商如 LG 甚至一度传出停止生产 Windows Phone 机型的新闻。没有硬件厂商的配合,Windows Phone 难以形成气候。

    后续发展状况不明朗
    从已有的消息来看 Windows Phone 8 会是一次彻底的改变,而微软一直在现有 Windows Phone 7 机器是否可以升级的问题上含糊其辞,这样的做法对于消费者和厂商的信心都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尽管如此,作为紧随 iOS 和 Android 的第三大移动平台,微软仍然有很多机会。Android 4.0 之后可供硬件制造商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小,而与此同时硬件制造商和运营商所要面对和维护的不同 Android 设备却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硬件配置单一,后续维护难度较小的 Windows Phone 设备就显得很有优势,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在当前基础上再获取 5% 到 10% 的市场份额对于 Windows Phone 来说并不是难事。而 Windows Phone 8 推出之后,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会变得更为容易。

    Tizen

    Tizen 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系统。得到了 Intel 和三星这两大巨头的鼎力支持,随着 Google 收购摩托罗拉和收紧 Android 定制权的进程,越来越多硬件制造商的目光可能会转向这个同样承诺开源免费却拥有更高定制性和更少初始绑定条件的系统。虽然从短期来看 Tizen 并不十分成熟,但随着开发工作的展开,Tizen 会是 Android 面临的一个严峻对手。

    另外,关于 Tizen 可以运行 Android 应用的新闻也频繁出现。对于早期可能会面临应用缺乏局面的 Tizen 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很有力的强心针。

    Mozilla B2G

    Mozilla 的 Boot to Gecko(B2G)操作系统是 继失败的 webOS 之后对 HTML5 技术的又一次大规模尝试。整个系统基于 Mozilla 的 Gecko 浏览器内核进行构建,所有应用几乎完全使用 HTML5 技术进行开发,以一个浏览器作为运行所有应用的“容器”,甚至对硬件的调用也是通过在浏览器中调用 WebAPI 来完成。正如我们先前所介绍的那样,这种彻底基于 HTML5 的实现方式有着低成本、低难度和高跨平台性的突出优点,在低端市场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并且非常有利于建立开发者生态系统。



    对于 Mozilla 来说,B2G 目前的难点依然在于如何让基于 HTML5 技术构建的系统拥有与其它竞争对手类似的运行效率。有 webOS 的前车之鉴和 Mozilla 自身的丰富经验,这并不困难。当这个基于 HTML5 的解决方案逐步成熟,与制造商、运营商、开发者和市场等其他因素的互动结果也将会变得逐渐明晰。

    Ubuntu

    尽管 Canonical 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在最近的 Ubuntu 开发者峰会上坦承 Ubuntu 对移动设备的适配尚未完全成功,使用 Ubuntu 的手机可能直到 2013 年才会出现,但是作为一个已经拥有庞大的社区、开发者资源和应用数量,并且与 Android 同样承诺开源免费的操作系统,Ubuntu 未来在手机上的表现无疑是十分令人期待的。



    此外,Ubuntu 还在走另外一条与 Android 在智能手机中共存的道路,Ubuntu for Android 已经进行了多次效果良好的公开展示,距离实际应用也变得越来越近。

    BlackBerry 10

    在过去的两年中,RIM 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从顶峰高速跌落,如今的 RIM 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产品方面却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阶段。传统的黑莓手机无论是在硬件、技术还是在开发者生态上都极度落后,而被视为未来希望的 BlackBerry 10 却迟迟无法推出。虽然在前不久的 BlackBerry 开发者大会上出现了 BlackBerry 10 的演示,但是这一缺乏必要信息的亮相却更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 RIM 的悲观看法。



    在 3G 和 4G 时代,RIM 赖以起家的传统邮件推送服务已经毫无优势,其引以为豪的安全性和企业市场地位也正在逐步被 Android 和 iOS 赶上。如果要从 Android 阵营夺取失去的市场份额,RIM 不仅需要加快 BlackBerry 10 系统的开发和推出速度,更需要增强已有的传统黑莓手机的吸引力,以度过这段最艰难的时间。

    总之,Android 的竞争对手们目前都还并不具有单独与 Android 竞争的能力,在硬件制造商和运营商关系、市场推广、生态环境和技术实现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但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中,这些对手们都具有蚕食 Android 市场份额的能力。在过去的两年里 Android 几乎征服了整个世界,而在未来两年,多个对手之间的你追我赶激烈竞争将变得更为常见。

    原文地址:http://www.geekpark.net/read/view/15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