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

學小米是把雙刃劍


互聯網企業切入手機,並不意味著自己的應用就真正獲得了用戶,最根本的還是自己的產品是否有效滿足了使用者需求,管道很重要,但不會一勞永逸,更不能本末倒置。如果你的應用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硬裝進來,可能會讓消費者反感。始作俑者是小米,去年,一直貼著互聯網標籤的雷軍賣起了小米手機,提出軟體+硬體+互聯網的鐵人三項說,市場主要賣點則是低價高配。應該說,小米的高調互聯網行銷很快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不久前小米對外公佈的資料是賣出了200萬台。
小米的高調,很快引來一眾互聯網企業的效仿。今年5月的某個晚上,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在微博上做出了一個思考半年的決定,要與國際國內廠商合作,推 出多款360用戶特供機。隨後,華為手機很快作為360的合作夥伴浮出水面。百度則在515日攜手長虹以一款由富士康代工、聯通包銷的低價智能手機, 直接加入戰局。

截至目前,這已是一份長長的名單,阿裡巴巴早在去年就與天宇合作推出了阿裡雲手機,盛大手機只欠臨門一腳,網易據傳也已磨刀霍霍。
互聯網群雄逐鹿手機,當然不是因為手機市場利潤豐厚。相反,在他們紮堆的千元智慧機市場,早已刺刀見紅。

硬體有硬體的遊戲規則,需要供應鏈、工廠、銷售、售後等各環節的無縫配合,互聯網企業顯然不具有這方面的基因,他們要麼背後有一個成熟的手機廠商,比如阿裡雲手機、小米;要麼直接與手機廠商合作,比如奇虎360、百度。

很顯然,互聯網企業看重的不是手機硬體銷售的利潤,在這一塊他們願意不賺錢甚至向合作的手機廠商提供補貼。用周鴻禕的話來說就是零利潤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買賣沒人幹,一眾互聯網企業所為何來?答案是搶佔移動互聯網入口。

百度顯然想把自己的搜索優勢移植到移動互聯網上,奇虎360則為移動互聯網準備了360手機衛士、手機桌面、360雲盤等一攬子應用。在這個邏輯下,幾乎每一家互聯網企業都有進入手機市場的理由和動機。

但看似熱鬧的紮堆背後,需要提問的是,這些所謂的互聯網牌手機,與此前互聯網企業與手機廠商合作預裝應用的模式,有多大的區別?

事實上,手機廠商與應用提供商的互動早已開始。當然由於話語權的不同,將應用預裝到手機中,有的是應用開發商花錢推廣應用,有些熱門的應用也不排除需要手機廠商來付費。

與此前的預裝模式相比,互聯網企業也許期待通過直接切入手機市場獲得更緊密的合作,比如把自己應用的位置排得更靠前,或者排除掉同類競爭性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把雙刃劍,如果你的應用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硬裝進來,可能會讓消費者反感;如果你的產品本身不及競爭對手,而消費者又不能在你的手機上獲得競爭對手的應用,這同樣會傷及用戶體驗。

歸根結底,一個應用能否受歡迎,最終還是要回到產品、服務、使用者體驗等核心層面的競爭。

因此,互聯網企業切入手機,並不意味著自己的應用就真正獲得了用戶,最根本的還是自己的產品是否有效滿足了使用者需求,管道很重要,但不會一勞永逸,更不能本末倒置。

當然會有蝴蝶效應,其中之一就是小米可能會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小米議價能力和號召力或許會隨之縮水。這也是高調的代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